自然风光的欣赏

  旅游者在游览风景时,都有一个怎样观赏风景,怎样才能观赏到风景的美的问题。这个问题不解决,就很可能白游一趟,感受不到风景中的形

式美,得不到美的享受,就可能扫兴而归。
一、观赏的方法

  1,动态观赏

  动态观赏,实际上是一种游览,或步行、或乘车、或乘船。观赏风景和欣赏艺术品,与在电影院看电影不同,观赏者要身临其境,全部身心都

要置于风景之中,使人感到美就在你周围,美在包围着你,在拥抱着你。因为这种身临其境、目睹实物地观赏所产生的美感是一种立体的感受,是

非常强烈的。所以,动态观赏本身就富有极大的扭力。在青岛、大连、北戴河等海滨都开展了这种动态观赏风景的游览形式。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

青岛依山临海,景色秀丽,气候宜人,素有“东方的瑞士,亚洲的日内瓦”之称。这里开辟了近海和远海的海上游览,乘游览船可以从栈桥到峨山

,沿岸游览,可以观赏到数十里旅南多姿的海岸风景。这种游览式的观赏风景越来越引起旅游者的兴趣。

  2,静态观赏

  静态观赏是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,面对风景的一种欣赏活动,或缓慢的移动视线,仔细地玩味其中的奥妙。如果移动过快就不易感受其中的

美。象颐和园中的谐趣园(园中园)、北海中的静心斋,苏州的网狮园,其特点是小巧精美,以小观大,以少胜多,都适合静态观赏,仔细玩味。
二、观赏的距离

  观赏风景时,选择距离是很重要的。距离不适当,往往看不到美。例如,我们对全景的观赏需要距离远些,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。我们要

想看到局部的美,则需要近些。有一个女子终年生活在优美的景色中,与家乡美丽的风景朝夕相处,习以为常,所以,感觉不到它的美。有一次,

她离开家乡,乘船在江上行,极目远眺家乡时,她才发现家乡的景色非常美。薄雾、帆影、夕阳、落霞,好一派令人心驰神往的湖光山色。于是这

位女子即兴作了一首诗:“依家住在两湖东,十二珠帘夕照红。今日忽从江上望,始知家在画图中。”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“

入芝兰室,久而不闻其香。”都是因为距离太近,习以为常,而不觉其美。  

  在审美活动中,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,审美对象才能显出美,这是人们心里习惯造成的。我们观赏美丽的风景时,有两种

原因看不到其中的美:即距离太远和习以为常。在美学史上叫“距离设”或“心理距离”,这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(1880-1934)在1912年

出版的小动理距离》一书中提出来的。一切美景都要在适度的距离中,才能看到。距离可以增加审美的勉力。“马上看壮士”、“月下看美人”,

因为有距离,格外显得壮,格外显得美。又如柏藤、老树,这些在生活中都是极其平凡的东西,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。但在离开一定的距离看它时

,就会给人以各种意像,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,就会感到美。
三、观赏的角度

  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,角度不对,有可能看不到美。例如,我们在玉泉山眺望万寿山,万寿山只不过是一个单调的小

山头,感觉不到什么美。而在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岸看万寿山,便觉得它林木苍翠,高峻雄伟,在山上建设物的衬托下,万寿山更显得美丽壮观。玉

泉山和西山的群峰,似乎也成了颐和园的景物了。这样,远景朦胧,近最澄清,构成一幅层次分明而完整的画图。正如苏武<<题西林壁>>一书所

写:“横看成岭倒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,从远处、近处、高处、低处不同的位置上来看庐山,庐山的形象就各放异彩,

变幻莫测。所以,旅游者在观赏风景时,要选择角度,例如,可正面观赏,也可侧面观赏;对观赏的对象也可以取平视、仰视和俯视。 

  平视。看视线前方延伸较远的景物叫平视。平视可以看远处的景色,欣赏开阔的旷景,极目天际,使人心胸开阔,心旷神怡。
四、观赏的时间

  观赏风景有一定的时间性,时间选择不当,会影响审美效果,甚至看不到风景的美。


蓝星总公司网络开发部制作维护
<> Copyright© 2002 all rights reserve
技术支持:0379-3191153 咨询电话:0379-2832268

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