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搏碑
 
  从潜溪寺南行至宾阳洞的半道上,路西崖壁有一小石龛镶嵌一块石匾,高70厘米,宽198厘米,上面刊刻着五代人陈搏

所书的“开张天岸马,奇逸人中龙”两句题词。这就是人们俗称的“陈搏碑”。因陈搏最初将此十字书于纸绢,故又称“陈

搏十字卷”。

  据匾上刊刻的清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陈肇镰等人的考识,陈搏的“十字卷当书于碧虚观,张之白云堂壁,宋真宗大中

祥符(公元1008-1016)年间被游客窃去”,中经明、清流传摹刻。陈氏说,他得此墨卷后,于同治七年夏“爰命僧智水摹勒

上石,刻于洛阳县南之伊阙山”。即盖指此块石匾“陈搏碑”。

  陈搏,原籍毫州(即今安徽毫县),字图南,自号扶摇子,是五代和北宋初年的著名隐士,曾熟“读经史百家言”。他于

“后唐长兴(930-933)年中,举进土不第,遂不求禄仕,以山水为乐”。陈搏先隐居武当山九室岩,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

华石室‘谁料,他隐居修行之后,却名声大振,于是受到周世宗和宋太宗的赏识,成了帝王的座上客,周世宗将他“命为谏

议大夫”,他“固辞大受”,宋太宗“待之甚厚”下诏为他赐号“希夷先生”。《宋史》谈到,他在武当山时“因服气辟毂

,历二十年”,仅仅“日饮酒数杯”,便可维持生命;到华山后“每寝处,多百余日不起”,犹如蛇类冬眠一样。
  

  该石匾上刊刻的北宋仁宗康定年间(公元1040—1041)石延年的题诗,吹捧陈搏的书法超乎于二王之上。诚然

,陈搏的书法是有功力的,是独具一格的,但是他的字毕竟怪僻,难于雅俗共赏。所谓“天岸马”,“人中龙”,

不过是他自命不凡的写照罢了。




蓝星总公司网络开发部制作维护
<> Copyright© 2002 all rights reserve
技术支持:0379-3191153 咨询电话:0379-2832268

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